个人简介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肿瘤学学科带头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1984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医疗系。曾赴美国排名第二的Mayo医学院(Mayo clinic)肿瘤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从事新药JAK/STAT信号转导抑制剂TG101209 抗淋巴瘤作用及蛋白质组学实验研究。对各种恶性肿瘤以及合并有多科疾病的疑难肿瘤病人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对恶性淋巴瘤有着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对淋巴瘤基因诊断、病理特点、化放疗结合、局部治疗和中药治疗等颇具独到之处。对疑难、危重、年老、难治性淋巴瘤摸索出一整套瘤体局部用药、放化疗结合、特殊化疗方案、中西医结合、免疫治疗、免疫化疗、免疫放疗等理论体系和新的技术和方法。特别是主编的《恶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学》一书(86万字),是一部内容丰富、较为全面的关于恶性淋巴瘤的基础和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书籍。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研究方向
肿瘤生物治疗及淋巴瘤治疗
学术兼职
任全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淋巴血液肿瘤分委会副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联盟常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恶性淋巴瘤学组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肿瘤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
河南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河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河南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
世界中联络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理事。
河南省杰出人才。
世界中联络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理事,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发表论文180余篇(SCI 45余篇),主编或合著专著5部。
工作经历
1984年毕业后在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内科工作1年。
1985在肿瘤科工作至今。
获奖情况
“CD3A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观察”于1997年获河南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河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T细胞淋巴瘤DNA疫苗诱发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于2003年获河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机理研究”于2005年8月获河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食管癌疗效机理的研究”于2005年10月获河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检测基因重排对非霍奇金淋巴瘤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及评估预后于2009年7月获河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检测基因重排对非霍奇金淋巴瘤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及评估预后于2009年10月获河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奥沙利铂联合替尼泊苷对胃癌的协同抑制作用”2013年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4年“T细胞淋巴瘤生物学特性和药效学研究”获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4年“T细胞淋巴瘤生物学特性和药效学研究”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医院科室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
|
|
 |
职务头衔 |
博士生导师 |
|
 |
擅长疾病 |
恶性淋巴瘤 肺癌 乳腺癌 食管癌 胃癌 结直肠癌 肾癌 |
个人简介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肿瘤学学科带头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1984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医疗系。曾赴美国排名第二的Mayo医学院(Mayo clinic)肿瘤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从事新药JAK/STAT信号转导抑制剂TG101209 抗淋巴瘤作用及蛋白质组学实验研究。对各种恶性肿瘤以及合并有多科疾病的疑难肿瘤病人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对恶性淋巴瘤有着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对淋巴瘤基因诊断、病理特点、化放疗结合、局部治疗和中药治疗等颇具独到之处。对疑难、危重、年老、难治性淋巴瘤摸索出一整套瘤体局部用药、放化疗结合、特殊化疗方案、中西医结合、免疫治疗、免疫化疗、免疫放疗等理论体系和新的技术和方法。特别是主编的《恶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学》一书(86万字),是一部内容丰富、较为全面的关于恶性淋巴瘤的基础和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书籍。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研究方向
肿瘤生物治疗及淋巴瘤治疗
学术兼职
任全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淋巴血液肿瘤分委会副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联盟常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恶性淋巴瘤学组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肿瘤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
河南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河南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河南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
世界中联络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理事。
河南省杰出人才。
世界中联络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理事,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发表论文180余篇(SCI 45余篇),主编或合著专著5部。
工作经历
1984年毕业后在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内科工作1年。
1985在肿瘤科工作至今。
获奖情况
“CD3A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观察”于1997年获河南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河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T细胞淋巴瘤DNA疫苗诱发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于2003年获河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机理研究”于2005年8月获河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食管癌疗效机理的研究”于2005年10月获河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检测基因重排对非霍奇金淋巴瘤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及评估预后于2009年7月获河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检测基因重排对非霍奇金淋巴瘤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及评估预后于2009年10月获河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奥沙利铂联合替尼泊苷对胃癌的协同抑制作用”2013年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4年“T细胞淋巴瘤生物学特性和药效学研究”获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4年“T细胞淋巴瘤生物学特性和药效学研究”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